工作方案模板锦集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作方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作方案 篇1为进一步提高我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保障农村公路安全通畅,积极配合我市“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的发展战略开展,助力我镇新型城镇化和风情小镇建设,努力创造安全、舒适、亮丽、畅通的出行环境,确保我镇20xx年度农村公路管养工作顺利进行,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管养目标
健全我镇农村公路的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农村公路的正常使用,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二、管理养护质量总体要求
按照“畅、安、洁、绿、美”的要求,各村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应达到:
路基方面:要求路肩坚实、整洁、平整;边坡稳定、平顺、坚实;排水设施通畅;涵洞洞身、涵底及进出口完好,无於塞。
绿化方面:路肩植草,路树整齐,绿化美观,枯树及时清理不给交通安全造成隐患,花灌木修剪整齐。公路宜林路段每侧各栽植不少于一行的路树,株距4米;其他路段栽植观赏灌木、花、草合理覆盖可绿化路段,每侧500米范围内须有一段10—20米长的综合绿化带(以灌木、花、草为主)。在选择绿化树种方面,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打造“一路一景”,绿化成活率达90%。
路面方面:要求全线保持清洁、无坑洞,接缝无破损、高低适宜;路面平整、行走不颠跳。
桥涵方面:要求桥头连接顺适,桥面平整;栏杆完好,泄水孔畅通、伸缩缝无杂物;涂面平整、支座完好,墩台等实体无损坏、变形等病害。
安保设施方面:要求公路沿线各类交通标志完整、牢固、醒目。
三、组织机构
镇20xx年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四、具体做法
(一)各村要将农村公路管养任务列入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制订公路管养方案,成立专门机构。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切实加强公路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爱路、护路和交通安全的意识,积极开展“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争取以点带面,全面开展。
(二)各村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明确管养责任,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认真做好各村责任区的公路管养工作,确保20xx年度农村公路管养工作顺利完成。
(三)始终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养护安全工作的紧迫性、必要性,艰巨性、严峻性和不可预见性。及时加强隐患排查和抢修。不能处理的及时上报镇农村道路管理办公室
五、考评办法和奖励
镇20xx年度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考评内容分为养护质量考评和养护管理考评两项,采取量化评分方式,其中养护质量考评60分,养护管理考评40分,合计总分100分。镇政府将成立镇农村公路考核小组,在年底对全镇的农村公路进行全面检查验收。考核结束后,对先进村委会进行表彰奖励,对较差的村委会进行通报批评。考核结果将纳入镇20xx年度农村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评比中。
工作方案 篇2一、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
推行政务公开要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精神,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切实加强行政权力的监督,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依法行政,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促进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二、政务公开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公开。政务公开工作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有关政策规定进行。
(二)真实公正。公开的内容应当真实可信,办事结果应当公平公正。
(三)及时便民。政务公开一定要做到及时,要方便群众办事,便于群众知情,有利于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四)注重实效。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循序渐进,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三、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政务公开的范围包括镇政府的政务公开和各村(社区)的政务公开。对政务公开内容的要求是:全面、真实、具体。公开的事项要求具备“六个要素”,即办事依据、办事职责、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办事结果。
(一)镇政府公开的内容
1.党政领导职务、职责权限。
2.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完成情况。
3.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
4.年度财政预算和财政收支情况。
5.上级政府或政府部门下拨的专项经费及使用情况。
6.经济实体承(发)包、租赁、拍卖等情况。
7.债权、债务及支付转移情况。
8.工程项目招标及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
9.向农民集资的项目、依据、标准、结果及使用情况。
10.镇政府向社会承诺的大事、要事、实事完成情况。
11.工作纪律和廉政规定情况。
12.其他临时性重大事项情况。
(二)与村务公开相对应的公开内容
1.各村(社区)镇代管资金的收支情况。
2.计划生育情况。
3.征用土地情况及征用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发放使用情况。
4.各村(社区)宅基地审批情况。
5.扶贫救灾款物发放、优待抚恤情况。
6.干部任免、招聘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情况。
7.镇人大代表的建议、议案办理情况。
8.其他需要公开的政务情况。
(三)镇政府对本机关干部职工公开的内容
1.党政领导干部履行工作职责及廉洁自律情况。
2.招待费、差旅费的开支使用情况。
3.干部交流、考核、奖惩情况。
4.机关干部职工关心的其他重要事项。
四、政务公开的主要形式
1.公开栏公开。各村(社区)均要设立政务公开栏;
2.会议公开。主要结合有关会议,对相关事项在会上公开,也可召开专题会议,就某一重大活动进行公开;
3.进村入户公开。印发宣传资料,送到群众手中。
公开的时间要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
五、具体要求
1.实行政务公开的目的在于加强对机关和各村(社区)公务运行情况的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推进民主建设,促使干部职工廉洁从政。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推行政务公开的重大意义,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求务必达到“真公开、全公开、常公开、硬监督、严查处、求实效”的目标。
2.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根据市政府 ……此处隐藏7660个字……骤和考评办法
本着“谁条件成熟,谁争先创建”原则,经初步调查研究,我镇确定潢涌村为今年创建绿色社区对象,按照建立机构、开展宣传、组织培训、申报、检查验收、命名表彰和复查的步骤进行。
(一)完善机构阶段:年 月,按照有关要求,成立潢涌村创建绿色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配备专人负责创建绿色社区工作。
(二)宣传发动阶段:年 月,制定可行的创建计划,明确创建目标和工作职责,在辖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参与“绿色社区”创建的社会氛围。
(三)组织培训阶段:年 月底,组织“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参加市绿色社区创建培训班和参观市内1至2个“绿色社区”,提升工作队伍对创绿要求的认识和业务素质。
(四)创建自查阶段:年 月初,按照创建“绿色社区”的软、硬件要求,潢涌村落实绿色社区建设工作,加强自查完善,确保各项工作自查达标,并上报镇创绿办。
(五)创建申报阶段:年 月,对照考评标准,协助潢涌村填写《东莞市绿色社区申报自评表》和《东莞市绿色社区考评申报表》,经镇“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审查、考评、验收后,报市“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受理公示阶段:市创建绿色社区办公室根据考评标准进行初步审核,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申报单位要在社区宣传栏公告,同时,申报名单将在东莞环保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七)考核命名阶段:年底,市创建绿色社区办公室组织对申报单位进行考评,考评方式包括实地察看、检查档案、问卷座谈等。符合考评标准的,授予东莞市绿色社区称号,并从市级绿色社区中择优向省创建绿色社区领导小组推荐,参加省级绿色社区评眩
(八)长效管理机制:东莞市绿色社区每年评选一次,每3年复查一次。复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撤销命名。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求创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把创绿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制定计划,落实措施,明确责任,保证经费,确保创建活动正常开展。
(二)建立制度,加强交流。要求创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分阶段分重点报送创建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信息交流,推动创建活动有效开展。
(三)运用媒体,广泛宣传。利用广电站、宣传册子等宣传载体,广泛宣传创建“绿色社区”意义和典型,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并以点带面,推广“绿色社区”创建经验,营造创建的良好社会氛围。
工作方案 篇8市建委开发处负责人昨日表示,以年末我市规划区内住房存量1.15万平方米,年存量住房自然淘汰300万平方米,年末竣工5221万平方米,规划区人口规模544.18万人来计算,到年末,市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将达到30.15平方米。
根据规划,年,我市住房供应总量为5866万平方米,其中普通商品住房3654万平方米,占供应总量的62.29%;经济适用住房573万平方米,占供应总量的9.77%;单位职工住房554万平方米,占供应总量的9.44%;城中村改造安置用房864万平方米,占供应总量的14.93%;棚户区改造安置用房199万平方米,占供应总量的3.39%;廉租住房22万平方米,占供应总量的0.38%。其中,套型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住房,占各类商品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达到70%以上。此外,年,我市将筹集1080万元,用于对低保家庭的廉租住房租金补贴,20xx~年,保障范围将扩大到低收入无房家庭(见附表1)。
城南住宅供应量最大
年,我市新增各类住房的空间布局为:城北约占21%,城南约占26%,城西约占17%,城东约占23%,其他(包括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航天科技产业基地)约占13%(见附表2)。
小区规划更科学市民居住更惬意
我市今后建设的住宅项目将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根据规范,主城区住宅小区平均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10%;采用集中供热的住宅面积达到同期住宅开发总面积的40%。住宅小区的管理和服务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不同居住者的不同要求,营造人性化生活环境。此外,住宅小区建筑形式还要结合我市自然和人文环境,挖掘地方民族传统特色及当地的历史、文化、民风,融入地域文化的内涵。建设一批既与传统民居一脉相承,又体现多元文化的融合,同时符合当代居住特点的住宅小区。
着力解决困难家庭住房问题
为切实解决我市最低收入及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健全和落实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规模,严格控制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规范建设、交易和管理行为。今后,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我市将优先考虑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的用地,确保此类用地及时快速到位,为建设项目及时开工建设创造条件,从而缓解商品住房的供需矛盾,控制房价上涨幅度,保障最低及低收入家庭居住用房需求。
此外,我市还将加强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管理,明确此类建设项目供地条件。严格控制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管理,向社会公开房屋建设成本构成和住房售价因素构成,接受消费者和社会监督,依法规范经营行为。同时进一步规范经济适用住房销售行为。明确低收入家庭的收入界限、购买对象条件、购买程序、价格确定办法,并制订监督查处办法及上市交易办法等。严格加强管理,规范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行为,严禁开发商擅自更改销售价格,确保经济适用住房性质不变。
注重解决中等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在我市加快解决最低及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并初步取得成效的同时,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需要政府给予适当的帮助。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好住房问题,是健全住房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扩大内需、调整消费结构的重要举措。
我市将实施双限房试点建设工作。双限房试点工作将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具体进行。今后,我市将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双限房建设用地,并提出限制销售价格、限制住房套型面积、限制销售对象等要求,由开发企业通过公开竞争取得土地,并严格执行限制性要求开发建设和定向销售。
继续实施单位职工住房建设
按照规划,今后我市各单位进行职工住房建设时,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单位发展计划,所用土地限于单位自用土地。单位职工住房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承担建设项目的质量责任,依法实行项目法人招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质量监督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参加单位职工住房建设的对象,应当限定在单位职工住房建设单位中未享受房改政策的无房户和符合市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家庭。已经享受房改政策购房或者领取住房补贴的,以及购买了经济适用住房的,不得参加单位职工住房建设。已经参加单位职工住房建设的职工,不得再次参加单位职工住房建设。租住单位公有住房的职工,应当在退出租住的公有住房后,方可参加单位职工住房建设。
文档为doc格式